网站首页    喜报:我院首席专家潘时龙教授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及江苏省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张炯博士入选江苏省第六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近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研究院喜报频传,微波光子技术实验平台首席专家潘时龙教授荣获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及2021年度江苏省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智能制造技术及装备方向的入驻企业苏州云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炯博士获批江苏省第六期“333高层及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China Youth May Fourth Medal),是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授予中国14至40周岁(年满14周岁、不满40周岁)优秀青年的最高荣誉。

 

江苏省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

     旨在奖励在省内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取得重要理论创新,为行业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或实现重要技术发明,推动了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或在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过程中做出创造性贡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潘时龙 教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江苏省双创人才、美国光学学会会士、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主要研究基于微波光子技术的新体制雷达、无线通信、测量系统和集成微波光子芯片等.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等期刊发表 SCI 论文 200 余篇,其中 IEEE 期刊特邀论文 12 篇;授权发明专利 90 余件,其中美国专利 4 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7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国防预研等项目 30 余项。科研成果获中国专利优秀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别金奖、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大会银奖等。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IEEE MTT-S 杰出青年工程师奖、江苏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担任 IMT-2030(国家6G 推进组)任务组组长、IEEE 微波光子技术学会副主席、Chinese Optics Letters 副主编等职。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江苏省委、省政府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从1997年开始,江苏省组织实施“333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和“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有力地推动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张炯 博士、高级工程师

     拥有十余年工业和自动化控制领域开发经验,获授权发明专利20件,其中2件发明专利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发表SCI/EI收录论文10余篇,科技成果获得2009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入选2021年姑苏创业领军人才、2018年苏州市高新区创业领军人才。

 

 
 
 

关于我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研究院是由苏州高新区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发起的独立事业单位法人,属于综合性校地研究院,自2020年实际运行以来,设立了智能制造技术及装备、微波光子技术、航空电子与控制系统、新型光电材料与应用4个研发中心,初步完成了5个实验室建设,面向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开展长效产学研合作。目前研究院现有员工36人,其中全职人员超20人,研发团队由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 (IET Fellow)、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 (SPIE Fellow)、美国光学学会会士 (OSA Fellow)、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等领衔;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20余项,合同金额超1350余万元,联合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申报2021年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揭榜挂帅战略产品重大创新A类项目。创新技术申请专利78件,其中发明专利65件。孵化科技企业24家,获批高新区创业领军人才项目11项、姑苏人才项目3项。研究院2021年被评为苏州高新区2021年度创新平台十强、获批苏州市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项目,2022年获批江苏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项目。

扫描二维码关注更多信息

携手创新   融合发展

敬业诚信   和谐温馨